扫码添加[
(报名报考问题,在线咨询!)
1.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处于( )。
A.20世纪前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初创阶段的特点,不包括( )。
A.幼儿社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B.对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有了较为系统的探索
C.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典型的生活性
D.在内容上兼顾修身教育与社会生活意识的培养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
A.对象
B.规律
C.原理和方法
D.个性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由( )进行的。
A.教育者
B.幼儿园
C.家庭
D.社会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育者不包括( )。
A.父母
B.幼儿教师
C.其他与幼儿有关系的成人
D.陌生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不兼具( )。
A.常识性
B.道德性
C.规律性
D.生活与人文性
7.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从内容上不包括( )。
A.德
B.智
C.体、美
D.知识
8.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从结构上不包括( )。
A.认知
B.终身
C.情感
D.意志
9.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不包括()。
A.人格陶治的教育目标观
B.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
C.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D.传承社会文化
10.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相关的知识不包括( )。
A.关于自我社会性与品格成长的知识
B.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知识
C.关于幼儿性格养成的知识
D.关于社会教育内涵、目标与内容的知识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者具备的主要品格素质,不包括( )。
A.尊敬与爱
B.坚韧
C.自制与勤奋
D.心理素质
12.学前儿童抵制诱惑,需要( )能力。
A.尊敬与爱
B.坚韧
C.自制
D.心理素质
13.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弗洛姆
D.华生
14.( )提出了社会性心理需要理论。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弗洛姆
D.华生
15.( )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弗洛姆
D.华生
16.( )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A.斯金纳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弗洛伊德
17.( )不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
A.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
B.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连续并有阶段性的
C.直接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
D.观察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
18.( )属于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A.皮亚杰
B.班杜杰
C.沃尔特斯
D.弗洛姆
19.儿童( )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A.个性发展
B.心理发展
C.生理发展
D.认知发展
20.道德发展的机制就是道德判断的( )的变化和改组。
A.个性特征
B.心理结构
C.认知结构
D.生理成熟
21.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的观点,不包括()。
A.个体的发展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生态系统
B.每个生态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
C.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会随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发展是一成不变的
22.( )不是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观点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
A.重视建构儿童良好的早期依恋与同伴关系
B.引导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时要考虑成熟水平与经验的匹配性
C.注意建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生态系统
D.注意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特征
23.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不包括( )。
A.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B.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
C.遵循认知发展规律
D.和儿童运动发展关系密切
24.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
A.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B.对他人认识的发展
C.对社会环境和规范的认知
D.对思维能力发展的认知
25.儿童自身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记忆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B.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C.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D.认知发展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6.( )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A.思维
B.气质
C.生理成熟
D.认知发展
27.( )不是儿童生理成熟的内容。
A.小肌肉发展
B.大肌肉发展
C.神经系统发展
D.思维发展水平
28.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影响
B.幼儿园大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C.教师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D.幼儿园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29.幼儿园教育有( )。
A.计划性与目的性
B.随意性
C.针对性
D.保守性
30.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父母的榜样
B.父母指导儿童的行为
C.家庭成员的数量
D.儿童对父母的认同
31.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两个方面。
A.社区和媒体
B.社区和学校
C.社区和家庭
D.媒体和学校
32.( )是人们对社会教育活动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变化的标准与要求的预期规定。
A.幼儿教育目标
B.学前儿童教育目标
C.儿童教育目标
D.学前教育目标
3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从对象看可以分为()。
A.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
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3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从作用的价值来看可分为( )。
A.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
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3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不包括( )。
A.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
B.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C.以儿童为本的价值取向
D.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规则
3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不包括( )。
A.可读性
B.规范性
C.共通性
D.导向性
3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 )。
A.老师的要求
B.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C.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
D.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38.( )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当尽可能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并能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
A.基础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生活性原则
3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自我意识方面的内容
B.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
C.儿童个性特点的内容
D.社会规范方面的内容
40.( )是儿童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评价
41.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不包括( )。
A.随机性和无意性
B.长期性和反复性
C.情感驱动性
D.基础性
4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
A.情感支持性原则
B.生活教育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侧面教育原则
43.( )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
A.情感支持性原则
B.生活教育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侧面教育原则
44.( )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
A.情感支持性原则
B.生活教育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5.( )不是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儿童社会教育方法。
A.陶冶法
B.共情训练法
C.角色扮演法
D.观察法
46.( )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A.陶冶法
B.共情训练法
C.角色扮演法
D.观察法
47.( )不是以观察、实践为主的儿童社会教育方法。
A.参观法
B.角色扮演法
C.实践法
D.陶冶法
48.( )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机构或设施,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机构和设施的了解,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A.参观法
B.陶冶法
C.角色扮演法
D.实践法
49.( )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A.陶冶法
B.实践法
C.参观法
D.行为练习法
50.训练学前儿童用筷子,是使用了( )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
A.陶冶法
B.实践法
C.参观法
D.行为练习法
51.运用行为评价法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不需要注意( )。
A.行为评价法应以正向引导为主
B.行为评价要及时、一致
C.评价可以稍后进行
D.评价要具体,避免空泛
5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不包括( )。
A.电视、媒体的教学活动
B.幼儿园的专门教育活动
C.幼儿园的随机教育活动
D.家庭、社区的教育活动
53.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是( )。
A.有目的、有计划
B.广泛性
C.全体性
D.发展性
54.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有( )。
A.完善的教学总结
B.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
C.明确的教学目标
D.明确重点、难点
55.( )不属于儿童社会教育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A.挖掘其他领域教育内容中所蕴涵的社会教育要素
B.把其他领域的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
C.把其他领域的教育全部作为社会教育的内容
D.其他领域的活动组织方式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
5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发展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57.( )是要为儿童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并将学习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练习起来。
A.主体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
5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设计基本步骤,不包括( )。
A.主题的确立
B.主题目标的设计
C.主题内容的选择
D.主题内容的实施
5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设计中主题的确立,不包括( )。
A.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
B.从儿童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
C.从儿童的需要中挖掘主题
D.从儿童问题行为中发生主题
6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思路,不包括( )。
A.根据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架构
B.根据幼儿园现状进行架构
C.根据主题内涵的不同维度进行架构
D.根据不同领域进行渗透
6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设计中对主题内涵进行分析,按照不同层面和内容的维度去展开主题,是( )。
A.根据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架构
B.根据主题发展的进程进行架构
C.根据主题内涵的不同维度进行架构
D.根据不同领域进行渗透
62.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不包括( )。
A.社会教育区域活动能发挥学前儿童的全部能力
B.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以类型的区域活动中
C.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D.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63.( )不是社会教育日常区域活动设计内容
A.娃娃家
B.故事角
C.悄悄话屋
D.单杠
6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学设计,不包括( )。
A.社会模拟类教学活动设计
B.社会认知类教学活动设计
C.社会情感类教学活动设计
D.社会技能类教学活动设计
65.( )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
B.学前儿童评价
C.儿童社会评价
D.学前社会评价
66.( )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领域的意义。
A.使评价主体发现就自己的不足
B.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C.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一种信息反馈机制
D.指明教育工作应当前进的航向
6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不包括( )。
A.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的了解本班儿童的发展现状
B.有助于帮助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C.有助于教师更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前儿童,并因材施教
D.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
6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评价,不包括( )。
A.内容目标是否匹配
B.目标是否落实
C.内容是否有人文性与陶冶性
D.内容是否精炼有效
6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评价,不包括( )。
A.是否合于目标、内容
B.是否精炼有效
C.是否有良好教育效果
D.是否合于儿童发展需要
7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中收集信息的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测量法
7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方法中观察法的特点,不包括( )。
A.直接
B.范围广
C.活动分散
D.切入点销
72.( )不是学前儿童正常社会性行为的标准。
A.幼儿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B.幼儿表现出于年龄不符的行为
C.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必须与年龄相称
D.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
73.社会性行为问题,一般不包括( )。
A.行为不足
B.行为过度
C.持久性的困难
D.不适当行为
74.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不包括( )。
A.不适当行为
B.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
C.不理会现实
D.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75.( )不属于学前儿童认知性的不成熟的行为。
A.违规
B.自私
C.打架
D.说谎
76.学前儿童对规则的理解是( )。
A.能内化行为规则
B.自我为中心的
C.严格遵守的
D.有稳定的理解
77.学前儿童焦虑行为的分类,不包括( )。
A.分离性焦虑
B.特异性焦虑
C.冲突性焦虑
D.创伤后急性应激焦虑
78.学前儿童初入园时的哭闹行为,这属于( )。
A.分离性焦虑
B.特异性焦虑
C.社交焦虑
D.创伤后急性应激焦虑
79.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后果法,不包括( )。
A.自然后果法
B.相关后果法
C.隔离
D.顺其自然
80.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指导方法中,( )是当一操作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机率就会升高。
A.正强化法
B.负强化法
C.惩罚
D.消退
本文标签:中央电大中专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中专学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考试题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dzzw.com)
《中央电大中专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